舞臺上的付若凡。
原標題:十堰堰籍音樂人付若凡作曲的《情系車城》火爆全網:“我要用歌曲講述家鄉故事”
4日下午,十堰啟動2023十堰市原創歌曲征集大賽。作為受邀參加活動的十堰籍音樂人,23歲的付若凡在現場演唱了原創歌曲《情系車城》,贏得陣陣掌聲。他是怎么創作出這首歌曲的?在創作背后有哪些故事?記者采訪了這位音樂人。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楊天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情系車城》火爆全網
“回味著夢的呢喃,車城迎來了新的一天,見識過的無數山川,還是不如故鄉讓人迷戀……”朗朗上口的民謠旋律,讓《情系車城》這首原創歌曲,不僅一度在全網爆火,也成為每一位在外打拼的十堰人手機里循環播放的必聽歌曲。
“這首歌曲創作于兩年前,講述了十堰的故事。歌里的五堰街、四方山是獨特的十堰元素。”付若凡說,這首歌曲由他作曲,姜梅、易松作詞。
“家是港灣、是依靠、是能夠讓人安心的地方,我希望這首歌曲能讓大家聽著有溫馨的感覺。”當付若凡看到歌詞時,心中就已經有了大致的構想。“其中‘青年廣場上晨練的人們還在笑談,中岳路上已經是車水馬龍’這句話給我的帶入感是非常強的。”付若凡的家就在青年廣場附近,每天上學放學都會經過此地,廣場的一幕幕他看了很多年,也早已刻在腦海中。“當時已經是凌晨,但那一瞬間我腦海里出現了曲調,我立刻拿起手機打開了錄音記錄下來。”為了更貼近生活、讓人聽起來更親切,付若凡在作曲時運用了民謠的感覺。
付若凡是土生土長的十堰人,對家鄉有深深的情感,為了完美呈現歌曲,他前后打磨一個月才完成創作。“我要表達的是對十堰的情感,不僅是居住在十堰的人,還要講出身處異鄉的十堰人心中對家鄉的思念。”作為一首描寫十堰的歌曲,《情系車城》以小視角為切入點,講述了平常人的平常事。在這首歌曲的 MV中,呈現了多個十堰元素。“熟悉的街道,記憶深處的特色小吃店,去過的四方山、漢江邊等都在歌曲中展現,我相信能觸碰到每一位十堰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用歌曲講述家鄉故事,這正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付若凡介紹。
為了創作,一首歌曲聽500多遍
2000年出生的付若凡是浙江音樂學院音樂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一名研究生,主攻配樂作曲方向。
付若凡的父母是音樂老師,他從小深受父母的影響。2018年,付若凡以優異的成績從十堰市車城高中考入浙江音樂學院音樂設計與制作專業,并一路從本科讀到研究生。
大一那年,付若凡報名參加了一個音樂比賽,這是他第一次拿出原創作品。
“作曲是很耗費時間的,很難一次成功。”第一次參賽從接到任務到完成作曲耗時6個月,在此期間付若凡的作品被老師退回了8次。“我拿著手機,耳機里一遍遍放著音樂,靈感乍現時趕緊錄音,不滿意時刪除,這個過程重復幾十遍也沒能成功。”
付若凡坦言,“當時累得甚至想扔掉手機,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被一次又一次否定,我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可老師不斷地給我提出建議,并鼓勵我,終于獲得了二等獎。”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聲音有些哽咽,盡管后來他獲得過不少更有分量的獎項,可這一次的經歷讓他非常難忘。
為了在作曲這條路上走得更穩,付若凡付出很多努力。“整夜不睡卻一無所獲,一首歌聽到耳朵起了繭子……5年來,我有太多崩潰的瞬間,這些經歷對我是一種磨練。”付若凡感慨地說。
付若凡認為自己并不是班上最出眾的學生,他深知勤能補拙,所以每天都會聽歌,不斷尋找靈感。
“手機里存了上千首歌曲,每首歌都聽了好幾百遍,已經爛熟于心,其中有一首歌曲更是以500多次的年播放量位居歌單榜首。”他說。
付若凡還買了能連接電腦的鋼琴、吉他以及音樂合成器等,放在宿舍里用于研究音樂。
情系十堰,將繼續為家鄉創作歌曲
作為一名23歲的學生,付若凡目前已在音樂的道路上略有收獲。他參與配樂的電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s》曾先后獲得托馬斯·愛迪生·黑瑪麗電影節導演選擇獎、圣莫尼卡國際電影節最佳榮譽獎、英國奧斯卡電影學院獎等;他的原創作品在上海國際電子音樂大賽、世界互聯網音樂大賽等國際大型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
對于創作者而言,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或許在我們眼里,‘孩子’完美無瑕,但在別人眼中可能有著不少瑕疵,在我看來,聽眾的質疑更能讓我客觀理性地對待作品?,F在的我已經學會接受別人的質疑,并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對創作充滿熱情。”在采訪中,付若凡透露,他打算繼續為家鄉十堰創作歌曲,讓家鄉的人文風光用歌曲的方式響徹全國。
如果說一首好的歌曲,詞是軀殼,那么曲調一定是靈魂,一首有靈魂的歌曲,總是可以勾起許多人心頭的漣漪。付若凡的作曲能力在不斷進步,也得到了認可,他一直在嘗試新的創作。談及未來的打算,付若凡表示,要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我希望能為電影、電視劇、游戲配樂,通過我的創作賦予畫面人物更豐富的形象。”
掃碼欣賞歌曲